喝茶讲意境,功夫在茶外。泡茶要选择与茶相应的茶具,才能把茶本身的品质、香味和口感发挥出来。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茶具,也需要根据茶叶的种类、人数的多少以及各地饮用习惯而定,不同的茶叶应该使用不同的茶具:1、绿茶配玻璃杯
绿茶水温不宜过高,碧螺春等细嫩绿茶要采用“上投法”,即先冲水后放茶的方法。玻璃杯可以体现茶叶在水中的优雅姿态,色彩也更好。
2、花茶配盖碗
瓷器传热不快,保温适中,与茶不会发生化学反应,沏茶能获得较好的色香味;而且造型美观,装饰精巧,具有艺术欣赏价值。
3、铁观音、普洱可选紫砂
乌龙茶、普洱茶要先“洗茶”。之后还要以沸水冲泡。茶香浓郁持久。紫砂沏茶,香味醇和,汤色澄清,保温性好,即使夏天茶汤也不易变质。
4、选好茶器泡对茶
茶具,按其狭义的范围是指茶杯、茶壶、茶碗、茶盏、茶碟、茶盘等饮茶用具。我国的茶具,种类繁多,造型优美,除实用价值外,也有颇高的艺术价值,因而**中外。
冲泡好一杯佳茗,茶具的使用,配具也必不可少,尤如绿叶之于红花,彩云之于明月,有映衬之妙。古时痴迷茶艺的文人雅士,无不把茶具的选择搭配,放在较为重要的位置。苏东坡的“潞公煎茶学西蜀,定州花瓷琢玉红”,范仲淹的“黄金碾畔玉尘飞,碧玉瓯中素涛起”,茶具不仅具有实用功能,礼品茶具,更有鉴赏把玩的趣味。茶具,随着社会历史的变迁,也在风格上有了一些变化。唐代煮饮团饼茶,茶具介绍,不仅有团饼茶炙、碾、罗的器具,有煮茶、调茶的用具,山东茶具,还有茶汤盛饮的器具等;宋代煮水不煮茶,直接冲点,茶具略有减少;明代后用撮泡法,省去炙、碾、罗等器具,茶具主要是壶和杯盏。茶壶、茶盏历来风行瓷质。明清以来,紫砂具列为贡品,紫砂茶壶也受到广泛欢迎。
茶具的选择当与茶相宜,也可求变**。闽台人对此方面颇有创意,在乌龙茶泡饮中增设一只闻香杯,让品饮者能更好地闻到轻发酵乌龙茶*特的香气,又增添了品茶时的情趣。还有闽台紫藤庐茶艺馆馆主周渝,采用宋代黑釉茶盏来冲泡龙井茶,令人耳目为之一新。周渝说:“黑釉茶盏能呈现水的澄澈宁静,也可衬出茶芽的青翠鲜绿,由于碗小胎厚,滚水冲出茶香后,水温即**下降,保持了茶芽的鲜嫩。”实为匠心*运之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