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日常生活中,有不少人有饮茶的习惯,更有许多的老人家喜欢品茶,那么选配茶具就成为他们品茶的*.一步,那么如何来选配茶具呢?下面就让金镶玉来告诉您。
茶具选配之茶具特色
一 陶土茶具流露韵致
陶器中的***宜兴紫砂茶具,早在北宋初期就已崛起,成为别树一帜的良好茶具。紫砂茶具具有造型简练大方、色调淳朴古雅的特点,外形有似竹结、莲藕、松段和仿商周古铜器形状的,明代大为流行。紫砂壶成陶火温在1000~1200度,质地致密,既不渗漏,又有肉眼看不见的气孔,能吸附茶汁,蕴蓄茶味,且传热缓慢不致烫手,即使冷热聚变,也不致破裂;用紫砂壶泡茶,香味醇和保温性好无熟汤味,一般认为用来泡的乌龙茶、铁观音等半发酵茶较能展现茶味特色。
**的紫砂壶和一般的陶器不同,其里外都不敷釉,礼品茶具,采用当地的紫泥、红泥、团山泥抟制焙烧而成。由于成陶火温高,烧结密致,胎质细腻,长时间使用,壶体的颜色会变得越来越自然,而在壶内泡着的茶会渗进壶体内,使壶蕴含茶味。
市场上销售的紫砂,主要来自福建、宜兴、闽台三地。福建紫砂其实使用的也是宜兴的砂,只不过是在福建加工而已。其中闽台紫砂壶砂质比较细腻,不同于其他两地产的紫砂,相比之下更适合泡乌龙茶。壶的价格在百元至千元不等。虽然宜兴紫砂享有**,但茶社销售的宜兴紫砂壶在价格上也能为工薪人员所接受。选购时既要根据个人的爱好、身份、性格等特点来选择,还要考虑到与居室内部环境、房间结构与色彩等方面的协调。不同造型的紫砂茶具有不同的视觉效果,直接影响到欣赏者的情绪与心理。
二 瓷器茶具张扬风格
瓷器无吸水性,音清而韵长,瓷器以白为贵,约1300度左右烧成,能反映出茶汤色泽,传热、保温性适中,对茶不会发生化学反应,泡茶能获得较好的色香味,且造型美观精巧,适合用来冲泡轻发酵、重香气的茶,如文山包种茶。
现在较常见的瓷器茶有白瓷茶具、青瓷茶具,还有闽台瓷茶具。瓷器茶具的花色比紫砂更具观赏性。它的图案或清新俊朗,或清淡悠扬。另外,由于陶瓷新工艺新技术与新材质的深度开发,瓷器茶具的品种也越来越丰富,一些新瓷器茶具中还加入卡通图案,来满足青年消费者的喜好。
白瓷以景德镇的瓷器较为*,其他如湖南醴陵、河北唐山、安徽祁门的茶具也各具特色。早在元代景德镇的青花瓷就**于世,并**国外。青瓷茶具始于晋代,青瓷主要产地在浙江,较流行的一种壶叫“鸡头流子”的有嘴茶壶。闽台瓷的茶具特点是图案比较新。
购买瓷器茶具时除考虑价格因素外,对瓷器本身要仔细查看,器形是否周正,有无变形,釉色是否光洁、色度是否一致、有无砂钉、气泡眼、脱釉等。青花或彩绘则看其颜色是否不艳不晦,不浅不深,有光泽(浅则过火,深则火候不够,艳则颜色过厚,晦则颜色过薄)。最后要提起轻轻弹叩,再好的瓷器如有裂纹便会大打折扣。
三 漆器茶具逗人喜爱
漆器茶具始于清代,主要产于福建福州一带。福州生产的漆器茶具多姿多彩,有“宝砂闪光”、 “金丝玛瑙”、“釉变金丝”、“仿古瓷”、“雕填”、“高雕”、和“嵌白银”等品种,特别是创造了红如宝石的“赤金砂”和“暗花”等新工艺以后,更加鲜丽夺目,逗人喜爱。
四 玻璃茶具赏心悦目
玻璃茶具质地透明、传热快、不透气,以玻璃杯冲泡,茶叶在整个冲泡过程中的上下沉浮、叶片逐渐舒展的情形以及茶汤颜色,均可一览无遗。玻璃茶具的缺点是容易破碎、较烫手,但**物美。用玻璃茶具冲泡龙井、碧螺春等绿茶,杯中轻雾飘渺,茶芽朵朵、亭亭玉立,或旗枪交错、上下浮沉,赏心悦目,别有风趣。
(一)陶器茶具的特点和用途
陶器茶具的造型多样,或高雅、或古朴、或抽象、或形象,可以随意创造,色彩古雅,坯质致密坚硬,敲击音低沉,无吸水性,能保真茶叶的原始风味,广东茶具,保温性能好,在夏天泡茶也不易变质,还可在炉上煮茶。这类用具很适合品茶用。
(二)瓷器茶具的特点和用途
瓷器茶具以净白者为佳品,可在外表随意制作五彩图案,其坯质致密精细,有光泽,敲击音清脆而长,能较好地反映出茶的色香味。这类用具雅俗共赏,即可用于品茶,也可用于日常饮茶,还很适合泡饮药茶,现已成为较流行的茶具。
(三)玻璃茶具的特点和用途
玻璃茶具不透气,传热快,易散失茶香,但较易立体地观赏名贵茶叶在冲泡过程中其外形的种种奇妙变化。特别适合冲泡水果调味茶、花卉茶,这些**之品聚于杯中,或红或绿或黄或白,色彩斑斓,有的上浮下沉、有的亭亭玉立静观大千、有的密隐水中更显缥缈神秘,这一幅幅优雅的迷人景象,真可谓“一杯小世界,山川花木情。”使人欲饮而又不忍。由此可见玻璃茶杯可以给我们带来无限的美的享受。
传统的品茶饮茶对茶具的要求都比较高,药茶对盛茶水的用具要求不太苛刻。塑料杯和搪瓷杯一般只能作为外出旅行、工作时用,不适合日常的品茶饮茶。保温杯也不适宜品饮茶,但可用来冲泡药茶。